儒耕 龍隱老師提倡的「大儒精神」

儒耕 龍隱老師提倡 「儒耕精神」與「大儒思想」

~諒解、包容、扶圓補缺~
萭事體諒同理心
肚大寛容天地恩
扶圓補缺齊合力
斬荊開荒盡本份

菜羮禪談歸山林
金鋤揮動耕讀勤
絲樂,竹琴
稻香清茶伴詩𩐳

一個好的善團體
為了共同的理念、目標前行
默默付出、守護…互相體諒
多多寛容,供獻自己專長的能力
不挑工作,扶圓補缺
同心齊力把事情做好
活潑應事,理性論述
善的力量才能集結
化成一個股莫之能禦的行動力量
才能聖業共成
一人之力有限
十人之力,有十種可能
百人之力,可以改變一個鄕鎮
千人之力,可以改變一座城市
那千萬人之力,足以改變一個國家社會
不要小看自己
依千萬年來,靈性的約定
獻出自己一份善的力量
力挽末法狂瀾
發出善的光和熱
莫忘初衷,莫忘儒耕精神。

儒耕精神:在二千五百多年前,沒有宗教的朿縳
善良的讀書人或修行人
晴耕雨讀,隱於市集、山林..
卻默默為教育耕耘付出
但是在亂世的時候
慨然入世,救善靈於水火
成為亂世中的中流砥柱
一但功成,不為名利
引退山林
繼續為教育默默付出
現今處於亂世之秋
儒耕人啊!儒耕人!
該是我們一齊入世的時候到了。

半百紅塵風雲起
浮華俗世論禪機
惶惶人心失真理
如來活佛開遍地

以假為真傳聖意
只為神通圖名利
冥冥,天律
靜靜想想又何必
圖文:龍隱

儒耕 龍隱

  1. 「大儒」的廣義定義:龍隱先生將「儒」定義為「大儒」,超越傳統儒家思想,追溯至中華文化起源,強調對宇宙真理的追尋。

  2. 超越「小儒」的局限:傳統儒家(「小儒」)注重禮儀與社會秩序,而「大儒」回歸文化本源,融合道家與禪宗思想,展現更廣闊的文化視野。

  3. 儒作為文化靈魂的守護者:龍隱先生認為「儒」從中華文化起源即守護文化靈魂,通過觀察自然與反思人生,傳承民族精神與智慧。

  4. 儒耕精神的核心理念:儒耕精神結合勞動與學習,體現「知行合一」,並與生活禪結合,強調在日常中修行與體悟真理。

  5. 儒耕精神與生活禪的結合:龍隱先生將儒耕精神與生活禪融合,強調在耕種、讀書、待人接物中修心養性,實踐生活智慧。

  6. 跳脫「小儒」的形式化:傳統儒家易陷入形式化與教條化,而「大儒」則回歸文化本源,融合多元思想,展現更開放的文化觀。

  7. 儒耕精神的現代意義:在現代社會中,儒耕精神喚醒對文化根本價值的關注,提醒人們重視自然、道德與社會責任。

  8. 文化傳承與創新:儒耕精神不僅傳承傳統文化,更啟發現代生活,鼓勵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文化根源的連結並進行創新。

  9. 「大儒」精神的未來啟迪:龍隱先生的「大儒」精神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歸,更是對未來的啟發,強調中華文化對宇宙真理的追尋與民族靈魂的守護。

  10. 中華文化的生命力:通過儒耕精神與生活禪的實踐,龍隱先生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邃智慧與生命力,為現代人提供廣闊的文化視野與生活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