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光華篇 與 光子論留白 總論與後記】

本篇收錄《光華篇》後記與《光子論的留白》
並記錄龍隱先生《腦法腦禪》的修行實證

一、光華七篇的由來

龍隱老師的修行詩偈中,有一組脈絡清晰的篇章,被後學整理為《光華七篇》。這七篇並非炫境,而是老師在〈腦法〉〈腦禪〉的理性修行框架下,所留下的修行實證次第。

它們記錄了靈性能量由「初心之光」到「舍利結晶」的自然演進,同時不斷提醒修行人:境界只是過程,若執著即入魔。

二、七篇次第

1、序章 · 善光
(初心之光,松果體自然映現,入道的第一步)

2、舍利花
(練精化氣 → 練虛還空 → 真空得玅,腦後綻放白色舍利花)

3、七彩智花
(能量穿越七意識區,七色虹光顯現;若以意導氣,則陷幻聽幻覺)

4、光子之眼
(光子純淨,廣照三千;佛魔分界在理性,不在幻境)

5、迷與悟
(異能≠修行;陰陽眼、天眼皆非覺醒;理性才是如來本性)

6、白色舍利
(舍利子開始結晶,第一顆與初心根基相關;謙卑守份,勿妄自尊大)

7、七彩舍利.一體同觀
(渡蓮橋,三印三證;超越萬教分別,由實相入無相;最終見一體同觀)

三、光華七篇的意義

《光華七篇》展示了從「善光」到「舍利」的完整次第:

  • 起點:初心清善,光自心生。
  • 歷程:花與舍利的綻放,是能量與理性逐步淨化的象徵。
  • 危險:每一層次都有陷阱——妄心、誇大、神通、化身自大。
  • 歸結:真正的修行,不是光與花,而是守住理性、守住初心。

四、後記:光子論的留白

許多虛空靈曾問老師:如何突破虛空?
老師的回答只有一句:「修行是量子變化。」

在無形界「靈界博士班」中,老師曾寫下〈光子論〉,其中提到:

  • 唯有「如來光子」能突破太陽系的蛋殼。
  • 但在突破之前,必須先通過「中性離子帶」,才能真正進入虛空。

二十多年前,老師曾短暫提及,隨後就告訴學生:
「你們討論到虛空就可以了。」

這是一種「止語」:

  • 虛空之前,仍屬修行可傳之境。
  • 虛空之後,已超出人言所能載述。
  • 再往上,是量子質變,是自證之道。

五、結語
《光華七篇》既是修行的地圖,也是老師的止筆。
它告訴修行人:

  • 有境界,但不可執境界。
  • 有光華,但理性才是如來。
  • 到虛空為止,已足夠一生受用。

真正的修行,不是幻想的冥想,不是外顯的神通,而是內在能量的質變與理性的覺醒。
唯有如此,方能在光華之路上,破迷成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