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收錄龍隱老師之兩首詩文<教育>與<育才>,並解釋其道理與觀念。
一、〈教育〉篇
教育是個人蛻變的方式,
教育是家庭提昇的方法,
教育是成立學校的目地,
教育是社會穩定的基石,
教育是國家進步原動力,
教育是法界形成的根本。
這一段,老師將教育從 個體 → 家庭 → 學校 → 社會 → 國家 → 法界 六個層次,層層推進,顯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傳授,而是文明進化的根本力量。
- 個人:教育讓人蛻變,突破舊有習性。
- 家庭:教育讓家族世代向上,傳承智慧。
- 學校:教育是制度化的核心。
- 社會:教育是穩定與秩序的基礎。
- 國家:教育是進步與強盛的動力。
- 法界:教育是靈性與宇宙秩序的起點。
接著老師提出警醒:
一個好的觀念影響一生一世,
一個錯誤的觀念卻造就了永生永世的靈性飄流輪迴。
這裡點出教育的關鍵不是「知識多少」,而是「觀念是否正確」。
錯誤的觀念會讓靈魂誤入輪迴的迷障;正確的觀念則能引領出世入道。
最後以偈語收束:
千年根器唯心識
不如觀念善明師
一指如來光明路
紅塵茫茫無所失
意思是:
- 光靠千年的靈根與心識,若沒有正確的觀念,也終將迷失。
- 一個善於引導的明師,只要一指,就能指出如來光明大道。
- 在茫茫紅塵中,唯有教育正念,才能不致迷失。
老師的總結:
教育是一,一切的根本。
二、〈育才〉篇
人生苦中樂,工作歡喜活
無常命運過,容納千萬佛
智慧會心窩,靜中即無我
捨下當下做,育才最善果
這首詩呼應〈教育〉,卻更聚焦在「育才」。
- 人生苦中樂:教育是苦行,也是樂行。
- 工作歡喜活:透過實踐,才是真正的學習。
- 無常命運過:育才需教導學生正視無常。
- 容納千萬佛:教育要有胸襟,容納不同觀點。
- 智慧會心窩:教育的本質是智慧,而非死板的知識。
- 靜中即無我:育才不為私利,而是無我精神。
- 捨下當下做:放下雜念,專注當下。
- 育才最善果:真正的善果不是名利,而是培養人才。
三、總結
龍隱老師以〈教育〉與〈育才〉兩篇,將教育提升至:
- 不僅是社會制度,
- 更是人類文明與靈性進化的根基。
教育是「一」,育才是「果」。
教育正確的觀念,才能培育真正的人才;而育才的本質,不是技藝,而是心性與智慧的養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