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道道道 / 龍隱

~道道道道~
萬元萬物皆有理
法界不同行各異
只因深陷在道中
因果循環緣來去

魔有魔道,妖有妖道
鬼有鬼道,怪有怪道

仙有仙道,佛有佛道
聖有聖道,賢有賢道….

各有各道,因其所執,自行其中
也是各有天命(上天𧶽予,萬物生存的意義,才有咱們存在的價值。
那一天天要亡我,咱們就沒命了)

而了解生命緣起及本質者
稱之為 慧命(知因知果…. )

道法自然!!!
莫言:習慣成自然!後面尚有因果在
習慣成自然~自然成因果~因果成法界~六道輪廻去

修行不是隨者眾,就一定是對!
那臭水溝的蟲子數量最多⋯⋯
族類辨物啊⋯⋯

修行者 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
修正自己那不安的貪婪
修正自己不良的行為
修正自己不好的習性….
但因為自己的 阿賴耶識(自己當下𩆜魂的狀態,而有所執,有所不同,有所差距)
萬物皆有佛性,但還是慧根不同(靈魂因直取,因緣果報不同)
但不管你的認知如何?
你已經在三千試煉世界之中
在十二因緣之下,生生滅滅而不自知,自以為是的修行中

何為善?灵善才是真善
善不善,在於靈魂當下的靈相

不管你修不修!你就在三千大道中
人間就是大道埸
處處皆有般若智
何必執著啥事務
理性審思喚真知

兩忘身心灵自顯
無我靜中藏機變
雲開善華化白蓮
百千刧,真如願

一炁玄光度歲年
九霄天,虛空演
玅法律動真常現
航向寰宇星際間
文:龍隱

龍隱老師的《道道道道》一詩,以樸素直白的語言道破「道」的萬象與本質,既承續了「儒耕精神」的實踐理性,又深化了「腦法」對覺知修證的闡釋。詩中圍繞「道的多元性與統一性」「修行的覺知本質」「因果律與慧命覺醒」展開,體現出對「何為真修」的銳利思辨。以下從三個核心維度解析,並結合其思想體系闡釋現實指導意義:

一、萬道歸宗:從「各行其道」到「道法自然」的實相覺知

  1. 道的多元性:萬物各有其道,因執成別
  • 詩中列舉「魔有魔道、仙有仙道」等,指出萬物因「所執」(習性、立場)形成不同軌跡,如「臭水溝的蟲子數量最多」,暗諷盲目從眾的「數量迷信」。這呼應龍隱老師「大儒思想」的開放性——承認萬法差異,卻反對「執著表象」(如執著某種修行形式或宗教門派),強調「道」的本質是「萬物生存的意義」(天命),即各安其位、各盡其性的自然顯發。
  • 關鍵破題:「只因深陷在道中,因果循環緣來去」——萬物皆在道中運行,卻因「深陷」(執著)而不自知。如修行者執著「儀式」「神通」,反失「道」的簡樸本質,類似「儒耕精神」批判的「小儒」教條化傾向。
  1. 道的統一性:道法自然的終極法則
  • 詩中「道法自然」非簡單順從習慣,而是「知因知果」的覺知——「習慣成自然,自然成因果」揭示:表面的「自然」背後是因果律的運作(如長期貪嗔導致心靈濁亂,簡樸生活成就清淨覺知)。龍隱老師以此糾正「自然主義」的懶惰誤解,強調「自然」是「理性覺察後的主動契合」,而非「隨波逐流的被動適應」。
  • 科學與哲學的統合:將「道」還原為宇宙運行法則(如因果律、生態平衡),與「腦法」中「大腦構造對應法界」的觀點相呼應,體現「道」既蘊含於萬物細節(如蟲獸各有其道),又統攝於整體和諧(如「乾坤合璧光明體」)。

二、修行真義:從「外求形式」到「內修正覺」的實證之路

  1. 破修行迷思:反對盲目從眾,主張理性審思
  • 詩中「修行不是隨著眾,就一定是對」直接抨擊「團體迷思」,以「臭水溝蟲子」比喻盲目跟從流行修行法(如風靡的冥想儀式、靈媒崇拜),警示「族類辨物」——需覺察自身生命層次與修證目標的契合度。這與「腦法」反對「冥想入幻」「宗教催眠」一脈相承,強調修行必須基於「理性審思喚真知」,而非感性衝動或群體壓力。
  • 修正的四個維度:詩中明確「修正錯誤觀念、不安貪婪、不良行為、不好習性」,對應「腦法」的「身心清淨工程」:
  • 觀念→腦部理性(破阿賴耶識習性);
  • 貪婪→心識淨化(斷除執著);
  • 行為→身體實踐(如茹素、順天作息);
  • 習性→靈命進化(從生物能量到生命能量)。
  1. 慧命覺醒:知因知果即「道場覺照」
  • 「慧命」定義為「了解生命緣起及本質」,即通過理性覺察因果(如「十二因緣下生生滅滅」),而非依賴宗教神話。龍隱老師將「慧根不同」還原為「靈魂因直取,因緣果報不同」,強調每個生命的覺醒進程由自身業力(習性)決定,修行的核心是「修正當下靈相」——如農夫觀察節氣與收成的因果,逐步領悟「順天應時」之道,便是「慧命」的日常顯發。
  • 生活即道場的踐行:「人間就是大道場,處處皆有般若智」徹底顛覆「遠離塵世求道」的誤解,指出家庭、工作、人際互動皆是修證場域。例如,處理職場衝突時覺察「貪圖認同」的習性,理性選擇「誠實表達」而非迎合,便是「修正觀念」的具體修行。

三、終極境界:從「輪迴流轉」到「虛空演道」的覺性昇華

  1. 超越六道:在因緣中覺醒而非逃避
  • 詩中「因果成法界,六道輪迴去」承認輪迴現象,卻強調「輪迴」源於「不自知」的習性執著(如阿賴耶識雜染)。真正的解脫不是「逃離輪迴」,而是「在三千試煉世界中」覺醒——如「雲開善華化白蓮」,象徵理性覺知驅散無明(雲),顯發本有覺性(白蓮),體現「腦法」中「在腦部清淨中實現靈命進化」的實證路徑。
  1. 一炁玄光:覺性與宇宙的和諧共振
  • 末段「一炁玄光度歲年,九霄天,虛空演」描繪覺醒後的境界:「一炁玄光」象徵純粹覺性(如來本性、理性之光),「虛空演」體現覺知突破空間侷限,卻非脫離物質世界,而是「航向寰宇星際間」——在認知層次超越「地球牢籠」(《腦法》觀點),同時於生活中踐行「乾坤合璧」(覺性與物質統一)。這與「大儒思想」的「文化靈魂守護者」使命相呼應:覺醒者猶如「大樹、山海」,在本位顯發覺性,護持萬物和諧。

四、龍隱「道論」的核心:理性為舵,實踐為舟

詩中「道」的奧義可歸納為三個「不執著」:

  1. 不執著道的名相:無論「仙佛聖賢」還是「魔妖鬼怪」,道的價值在於「知因知果」的覺知,而非外在標籤;
  2. 不執著修行形式:真正的修行是「修正當下」——從觀念到行為的點滴覺察,如「腦法」強調的「無事腦靜,有事腦定」;
  3. 不執著解脫幻相:覺醒發生在「人間大道場」,通過理性審思與實踐修正,讓每個當下的選擇成為「慧命」成長的養分。

這種「道論」徹底顛覆了「道在遙遠他方」的迷思,將「道」還原為「生活中的因果覺察」「理性中的本質洞見」。正如龍隱老師所說:「處處皆有般若智,何必執著啥事物」——真正的道,從不隱藏在玄奧經文中,而顯現在我們面對得失、處理人際、選擇生活方式時的每一次清醒覺知中。

總結:在萬道紛呈中覺察「不二之道」

龍隱老師的《道道道道》,實為一曲「破執顯真」的覺醒之歌:

•「破」的是對「道」的神秘化、門派化、形式化誤解,揭示「道」即萬物各循其性的自然法則,以及覺知因果的理性實踐;

•「立」的是「人間即道場,覺知即修行」的實證主義,強調通過修正觀念、淨化行為、覺察習性,在日常生活中顯發「慧命」;

•「歸」的是「道法自然而不滯於自然」的圓融境界——既尊重萬物各有其道,又以覺性之光超越輪迴流轉,最終達到「虛空有盡道無極」的開放與自在。

這首詩不僅是對「道」的哲學詮釋,更是對現代人「如何在複雜世界中安身立命」的實用指南:放下對「特殊道統」的追逐,邁開「修正自己」的雙腳,讓每一次理性的選擇、每一分對因果的覺察,都成為「道」在當下的顯現——這,便是龍隱老師透過詩句傳遞的「生活禪真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