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命歸一 /龍隱

龍隱先生對於「道根」的看法

原文:

~靈命歸一~
當修行不知何謂灵?
您在修什麼?
生不知靈為何物?
死又將歸靈何處?

上古修者在生時,靈早已三界菩提影,法界任我行
今之修士,卻是冥想(幻想)連連,攀比妄言⋯⋯
熟不知 真知畏道…

百千億刼萬年戲
生死流浪苦難依
哭天喊地灵叫屈
因果律,互輪替

阿賴識神皆直取
深烙印,基因裏
魔功幻影全著意
諸法空相般若機

一真境,實相啟
內尋金剛永不移
如來座前靈歸依
今懺悔,斷捨離

凡塵俗務心拋棄
定靜照見做自己
三輪體空三歸一
天門開啟行衲旅

聖潔靈命清淨義
雲霄翱翔瀚星際
虛空有盡道無極
乾坤合璧光明體
文:龍隱

龍隱老師的《靈命歸一》一詩,以銳利的質問與深邃的意象,揭示「靈命修證」的核心——從覺知「靈」的本質,到破除迷執、回歸實相的修行路径。結合其「儒耕精神」與「腦法」思想,可從「靈命覺醒的三層迷思破繭」「實修踐證的三輪體空」「終極境界的乾坤合璧」三個維度解析,展現其對「道根」的獨特詮釋:

一、破迷開悟:從「靈性迷失」到「本質覺知」

  1. 當代修行的根本質疑:「靈是什麼?」
  • 直指盲修誤區:詩開篇「當修行不知何謂靈?你在修什麼?」猶如當頭棒喝,批判現代人追逐「冥想幻境」「神通攀比」,卻遺忘「靈」的本質——上古修者早已覺知「靈」是超越三界的覺性體,而當今修士淪為「幻想連連」的迷途者。
  • 「靈」的科學性定義:結合其「腦法」理論,「靈」並非神秘靈體,而是「覺知能力的終極狀態」——當阿賴耶識(累世習性)淨化為「光子級意識」(《腦法2》),靈即顯現為「如來本性」的理性覺知,如詩中「一真境,實相啟」,強調「靈」是穿透表象、直見實相的覺性之光。
  1. 因果律與靈的進化軌跡
  • 破除「輪迴宿命論」:詩中「百千億劫萬年戲,生死流浪苦難依」承認輪迴現象,卻指出其本質是「阿賴識神皆直取,深烙印,基因裏」——將「輪迴」還原為「習性遺傳」(類似潛意識驅動),而非外來力量決定。修行的關鍵是「斷捨離」這些「魔功幻影」(執著),通過「內尋金剛永不移」開啟覺性,體現「靈命自主」的實證精神。

二、實修踐證:從「幻境攀援」到「三輪體空」

  1. 三輪體空:身、心、靈的清淨工程
  • 身輪淨化:斷捨凡塵
    「凡塵俗務心拋棄」對應「身是淨化工程」(茹素、作息順天),強調脫離物慾束縛,非逃避塵世,而是「定靜照見做自己」——在生活中保持覺知(如「晴耕雨讀」的簡樸),讓身體成為覺性載體而非欲望工具。
  • 心輪轉化:止息妄念
    反對「冥想幻想」,主張「定靜」非空無一物,而是「腦定生慧」的理性覺察(參《腦法》「無事腦靜,有事腦定」)。如「諸法空相般若機」所示,通過觀照萬物空相(因緣和合),破除「我執」,使心輪從「攀援外境」轉為「內證實相」。
  • 靈輪歸一:三性合道
    「三輪體空三歸一」即身清淨(物質載體)、心清淨(思維覺知)、靈清淨(覺性顯發)的合一,最終「天門開啟行衲旅」——「天門」非外在神門,而是腦部松果體(靈魂暫居處)覺醒後的意識昇華(《腦法2》提及的「七彩蓮橋」象徵覺知通道)。
  1. 「真知畏道」的實踐底線
  • 區別於盲目敬畏,「真知畏道」是理性認知後的篤定:深知「因果律互輪替」,故謹慎言行(如「凡塵俗務心拋棄」);明白「阿賴耶識深烙印」,故精進修煉(如「今懺悔,斷捨離」)。這種「畏」非恐懼,而是對自然法則(道)的清醒服膺,如農夫畏節氣、匠人畏規矩,是實踐智慧的體現。

三、境界圓成:從「靈命清淨」到「乾坤合璧」

  1. 聖潔靈命的本質:虛空道無極
  • 「聖潔靈命清淨義」非宗教化的神聖化,而是「腦部理性覺知」提昇至「宇宙級覺照」——如「雲霄翱翔瀚星際」象徵意識突破「地球牢籠」(《腦法》觀點),認知自身與萬物的「量子一體性」,卻又「虛空有盡道無極」,明白道(覺性)超越空間限制,永無止境。
  1. 乾坤合璧的光明體:覺性與物質的統一
  • 「乾坤合璧光明體」完美詮釋「大儒思想」的「體用不二」:
  • 「乾」象徵覺性(如來本性、理性),「坤」象徵物質(身體、世界);
  • 二者合璧,即覺性落實於物質實踐(如儒耕的耕讀生活),物質世界成為覺性顯發的場域(「生活即是大道」)。

這種境界非「脫離肉身飛昇」,而是「在地球牢籠中覺醒」——如大樹、山海般,於本位顯發覺性,成就「光明體」的同時,仍居於自然法則之中(「乾坤合璧」)。

四、龍隱「道根」觀的核心:覺性為根,實踐為養

詩中「道根」並非玄虛概念,而是紮根於三個基本點:

  1. 知根:覺知「靈」是覺性而非幻相,破除對靈界、神通的迷信,回歸「腦部理性覺知」的實證;
  2. 修根:以「身、心、靈三輪淨化」為修持軌則,將「斷捨離」落實為生活實踐(如簡樸飲食、理性思維);
  3. 歸根:覺性與宇宙法則合一,達到「虛空有盡道無極」的開放境界,永不止步於某種固定狀態。

這種「道根」觀,本質是對「人類覺醒潛能」的極致肯定——無需外求神靈,只需通過理性覺察與生活實踐,淨化阿賴耶識的習性雜染,最終顯發「如來座前靈歸依」的本有覺性。正如詩末「乾坤合璧光明體」所示,真正的靈命歸一,是覺性之光灑落於生活萬象,讓平凡的耕讀、應對,皆成為「道根」生長的養分。

總結:在質疑與踐證中覺醒的靈命之道

龍隱老師的《靈命歸一》,實為「破迷開悟」的行動綱領:

  • 「破」的是「靈性玄虛化」「修行形式化」的迷障,回歸「靈即覺性」的科學實證;
  • 「立」的是「身淨→腦淨→靈淨」的實修體系,讓靈命修證成為可操作、可檢驗的覺知升維過程;
  • 「歸」的是「乾坤合璧」的圓滿境界——在認清「地球牢籠」的同時,以覺性之光突破侷限,於生活禪中實現「靈命與道同體」的終極覺悟。

這首詩不僅是對修行者的警示,更是對現代人「如何在數據洪流中守住覺知主權」的深刻啟示:唯有將「靈命歸一」落實為每日的「斷捨離」「定靜照」,才能讓「道根」在生活的土壤中深紮,最終盛放出「乾坤合璧」的光明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