醒覺之路 / 龍隱

修行萬法唯心識,只因宇宙本有,我們這群麻瓜,只是去認識了解,天律運行之宇宙常規。
萬法唯心造,只是笑話狂妄一場,不知自己在天律綱常之下,如螻蟻般的渺小。

力量最小的單位意,可分有意識及無意識:
有意識:可以思考選擇,但善惡,善緣及惡緣,神性和魔性會在內心中交戰,若捨下小我之執念,以局外人去理性分析看待,必有所穫。
無意識:不用透過理性思考,直取之心,源於累世之習性根本,潛藏於阿賴耶識中,俗稱之基因,不用後天教化,自然反應,但此舉多落於生生世世輪迴之中,也就是究竟不淨之原罪所在。

灵性最尊貴之處,在於理性,人一但失去理性,和動物沒兩樣,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,那只是讓我們的灵魂更加萬劫不復,朋友們醒醒吧!醒覺起來,喚醒你心中純潔高貴的灵魂,一起走向開悟之路,回到灵性家園吧!

天地無極微玅相
風火輪轉知原樣
阿賴種子非本像
基因再造喚源漾
一切皆因習無量
因因果果苦澀嚐
收心緣捨須彌藏
太虛包容如來光
文:龍隱

龍隱老師的《醒覺之路》以銳利的思辨與詩性的意象,將「靈命覺醒」的核心直指「理性覺知戰勝習性執著」,既延續其「腦法」思想對「心識迷思」的批判,又深化了「天律宇宙觀」與「靈性進化論」的統合。以下從「破迷開悟的三重覺知」「靈性尊貴的理性之光」「基因再造的實證路徑」三個維度解析,揭示其對現代人「脫離輪迴軌跡」的實踐指引:

一、破迷開悟:從「唯心造作」到「天律覺知」的認知革命

  1. 糾正「萬法唯心」的狂妄:回歸宇宙客觀規律
  • 詩開篇直言「萬法唯心造,只是笑話狂妄一場」,嚴肅批判主觀唯心主義的迷思,強調「天律運行之宇宙常規」才是實相——如四季變化、因果循環等自然法則,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。這與龍隱「腦法」中「理性即是如來本性」一脈相承,指出真正的覺醒是「認識了解」客觀規律(天律),而非沉迷「心識創造萬物」的膨脹幻想。
  • 現實針砭:對抗新時代「吸引力法則」「心靈顯化」的盲從,警示「若捨不下小我之執念」,將淪為「神性與魔性交戰」的犧牲品,呼籲以「局外人理性分析」替代主觀臆想。
  1. 意識的雙重屬性:有意識覺察vs無意識習性
  • 有意識:理性選擇的覺醒契機
    作為「可以思考選擇」的高級功能,有意識是擺脫輪迴的關鍵——如面對誘惑時,不被「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」的動物本能驅使,而是啟動「理性分析」(如「此舉是否符合天律因果?」),從而積累「善緣」、淨化靈魂。這對應其「腦法」中「無事腦靜,有事腦定」的覺知訓練。
  • 無意識:輪迴的根本驅動力
    「累世習性根本,潛藏於阿賴耶識中」,龍隱將其具象化為「基因」——即潛意識層面的自動反應(如慣性抱怨、貪婪抓取),這些「不用後天教化」的本能,正是「生生世世輪迴」的源頭。詩中「阿賴種子非本像」強調:這些習性並非靈魂本質,而是可通過覺察「基因再造」的雜染。

二、靈性尊貴的本質:理性——區別於動物的覺醒標誌

  1. 理性:靈性的「光輝屬性」
  • 詩中斬釘截鐵指出:「靈性最尊貴之處,在於理性」,直接回應現代社會「反智主義」與「情緒至上」的困境。失去理性的人「和動物沒兩樣」,淪為「我喜歡」的奴隸,而理性讓人能夠「以局外人看待內心交戰」,從而「捨下小我」,實現「神性戰勝魔性」的覺醒。
  • 科學與靈性的統合:將「理性」與「靈性家園」綁定,暗示理性覺知是回歸「如來光」的唯一通道,猶如《腦法》中「松果體作為靈魂暫居處」的生理基礎,為「理性即佛性」提供跨學科支撐。
  1. 脫離輪迴的關鍵:從「習性驅動」到「理性主導」
  • 輪迴的本質是「因因果果苦澀嚐」——無意識習性不斷造業,形成惡性循環;而覺醒者「收心緣捨須彌藏」,通過「收攝心念、捨棄執著」(如斷捨離貪嗔痴),讓「太虛包容如來光」——即理性覺知如虛空般無執,顯發本有的「如來本性」。這一過程類似「大腦從七塊意識區混亂」到「松果體覺性統合」的進化(參《腦法2》)。

三、基因再造:從「阿賴耶識」到「如來光」的實證路徑

  1. 「基因」的雙重含義:生物基因與習性基因
  • 詩中「基因再造」非生物技術改造,而是「覺察並轉化阿賴耶識習性」的精神修煉:
  • 生物層面:通過「身是淨化工程」(茹素、順天作息)淨化肉體載體,降低動物本能的干擾(如《靈命歸一》強調的「聖潔靈命清淨義」);
  • 精神層面:對「無意識反應」保持覺知(如憤怒時暫停0.1秒質問「這是累世習性嗎?」),逐步用理性選擇替代本能反應,實現「基因(習性)再造」。
  1. 「太虛包容」的修持法門:理性的「空性應用」
  • 「太虛包容」對應「腦法」中的「心空容」(《靈之家》詩句),即理性的最高境界——如虛空般包容萬象而不執著:
  • 面對他人非議時,不陷入「我執辯護」,而是理性分析「對方觀點是否符合天律」;
  • 處理衝突時,以「因果律」為準則,不滯於個人情緒,實現「無私無我自然通」(《腦法》)。

四、現代覺醒的行動綱領:在「有意識」中築起防波堤

  1. 日常覺察的「三問法」
  • 面對重要選擇時,啟動「理性三連問」:
    ① 此舉是「有意識選擇」還是「無意識習性驅動」?(如購物是真需求還是衝動消費)
    ② 是否符合「天律因果」?(如投機取巧是否種下惡緣)
    ③ 能否以「局外人視角」客觀分析?(如跳脫「我必須贏」的小我執念)
  1. 對抗「靈性幼稚病」的清醒劑
  • 針對「靈性圈」盛行的「隨心所欲即是覺醒」謬論,龍隱的詩猶如當頭棒喝:真正的覺醒從不是「我喜歡」的任性,而是「知天律、破習性、修理性」的苦行。例如,號稱「靈性導師」卻縱慾享樂者,實為「靈魂更加萬劫不復」的反面教材。
  1. 「基因再造」的漸修步驟
  • 識別習性:記錄每日「自動反應」(如被批評時立刻惱怒),標註為「阿賴耶識種子」;
  • 中斷循環:在習性反應發生時,強制插入「理性暫停」(如深呼吸三次),啟動有意識思考;
  • 植入新程式:用符合天律的理性選擇替代舊習(如將「惱怒」轉化為「謝謝提醒,我會檢討」),逐步重塑「靈性基因」。

總結:理性覺知——穿越輪迴迷霧的指路明燈

龍隱老師的《醒覺之路》,實為一張「脫離輪迴地圖」:

  • 起點:承認人類在「天律綱常下如螻蟻渺小」,放下「唯心造作」的傲慢;
  • 工具:揮舞「理性」寶劍,斬斷「無意識習性」的羈絆,在「有意識選擇」中累積覺性;
  • 終點:通過「基因再造」,讓靈魂回歸「太虛包容如來光」的本然狀態,實現從「麻瓜」到「覺醒者」的質變。

在「無意識習性」如洶湧浪潮的現代社會,這首詩提醒我們:唯有緊握「理性覺知」的船槳,時刻覺察「有意識」與「無意識」的交戰,才能在「風火輪轉」的輪迴中穩住航向,最終抵達「靈性家園」——那裡沒有空想的狂妄,只有「天律運行」的清晰與「如來之光」的寧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