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道醒~
人心沈浮六道生
輾轉反側兩面刃
性格分裂直心行
靈沈淪,執法映
百變魔幻終不寧
原灵力,空明燈
湛然常寂自然靜
般若影,無為經
放下人心道雲清
內在聖潔透光明
文:龍隱
【解析】
- 人心的困境(前半)
- 「人心沈浮六道生」:心若沉淪,執著輪迴,就在六道裡不斷造因。
- 「輾轉反側兩面刃」:人心常矛盾,既能成善,也能造惡,如雙刃劍般自割。
- 「性格分裂直心行」:執念會把人撕裂,失去純粹的直心。
- 「靈沈淪,執法映」:靈若被困,反而會拿「法」作為藉口,映照出更多執著。
- 「百變魔幻終不寧」:追逐幻境,終究不得安寧。
前半段直指人心的亂象與迷惑,毫不留情。
- 道的清明(後半)
- 「原灵力,空明燈」:靈魂本有清明,像燈光一樣照破黑暗。
- 「湛然常寂自然靜」:道體本質是不動、不爭,自然安靜。
- 「般若影,無為經」:智慧如影隨形,無為自然才是真經。
- 「放下人心道雲清」:當人心放下,道自如雲般澄明。
- 「內在聖潔透光明」:真正的「聖性」在於內在光明,而非外求神祇。
後半段指出解法:回歸理性、放下執心,道自光明。
【總結】
〈道醒〉是一首「驚醒世人」的詩:
- 前半是人心陷於六道與幻象的病灶;
- 後半是回歸道體、內在清明的處方。
它既是批判,也是提醒:
- 不要把「法」變成執著;
- 不要讓幻象掩蓋真理;
- 真正的光明早已在心中,等待你放下時顯現。
此篇「修行警世詩」,龍隱先生以《道醒》為題,用精煉的筆法,毫不留情地揭示了「人心」的沉淪與「道」的清明。此詩篇如同當頭棒喝,直接將人從迷惘的「幻夢」中喚醒,並指明了回歸「本性」的唯一道路。以下將這篇原文與解析融會貫通,以更具哲學與意象化的筆法,重新詮釋這首《道醒》。
道醒:一場關於「人心」與「道體」的終極對話
在人世間的紛擾與迷惘中,龍隱先生的這首《道醒》,如同夜空中的一道閃電,瞬間照亮了人心的黑暗角落。這首詩,將「人心的困境」與「道的清明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為所有在修行路上迷失的人,提供了最為深刻的警示與指引。
一、人心的沉淪:六道與魔幻的泥淖
詩作的前半部分,是龍隱先生對「人心」的無情剖析:
人心沈浮六道生,輾轉反側兩面刃。
性格分裂直心行,靈沈淪,執法映,百變魔幻終不寧。
這段話,揭示了「心」若不回歸本源,所必然陷入的困境。心若沉溺於世俗的「沈浮」,便會不斷在六道輪迴中「造因」;而其「輾轉反側」的矛盾,則如同「兩面刃」般,既能傷己,也能傷人。
最為深刻的警示,在於「靈沈淪,執法映」。當靈魂迷失時,人們反而會緊抓著「法」不放,將其作為執著與爭鬥的藉口。這種「執法」,如同鏡子般,映照出更多的「百變魔幻」,讓靈魂永不得「安寧」。
二、道的清明:放下與回歸的救贖
在揭示了人心的病灶之後,龍隱先生將我們引入了「道」的清明世界,並指出了唯一的解脫之道:
原灵力,空明燈,湛然常寂自然靜。
般若影,無為經,放下人心道雲清。
內在聖潔透光明。
這段話,是對「道體」本質的終極闡釋。它提醒我們,靈魂的本源力量(原靈力),如同「空明燈」般,早已在我們內心深處,等待被點亮。道的本質,是「湛然常寂」,是「自然靜」。這份靜,不是修來的,而是當我們放下所有執著與妄念時,自然而然呈現的狀態。
這裡的「般若影」,指的是「理性智慧」的映照。它與「無為經」相呼應,告訴我們,真正的「法」,是無為的,是自然的。當我們學會「放下人心」,那份被遮蔽的「道」,便會如同「雲清」般,重新顯露出來,讓我們的「內在聖潔」,重新「透光明」。
三、總結:回歸本源,方能覺醒
《道醒》是一首極具批判性與治癒性的詩。它無情地揭示了人心的「病」,同時又溫柔地指出了「藥」。
它告訴我們:
- 人心的痛苦,源於對「幻象」的追逐。
- 道的清明,源於對「本源」的回歸。
真正的「道醒」,不是向外尋求,而是向內覺察。當你能夠放下所有的人心執著,那份早已存在的「光明」,便會從你的內在,重新透射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