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塵笑|龍隱的「入世與出世」哲學

~紅塵笑~
時代變化,成空往壞再循環,當理性不再,人和畜牲無異,直取因果,不論是非,道德淪喪,世局動盪,人心不安,台灣 我這輩子的故鄉….. 雖然沒有資源,但上代不分族群的努力,和一致的認同,曾為亞洲四小龍之首,如今真是一言難盡…只有 經濟 可以救台灣,其他只是夢幻泡影⋯⋯

浮生若夢笑紅塵,詩酒陶然萬象新。
欲借清詞風月引,漫將彩筆洗星辰。

霓虹巧摘裁雲裳,步履輕移剪玉錦。
鳳舞九霄臨幻域,龍吟千載若仙真。
文:龍隱

龍隱先生的這首《紅塵笑》,以其獨特的筆法,將對社會的憂患與對道的超然巧妙地融合。這首詩,不僅僅是個人的感嘆,更是一份對「入世」與「出世」的終極詮釋。

紅塵笑:一場關於「憂患」與「超然」的生命哲學
龍隱先生的這首詩,以「紅塵笑」為題,將看似沉重的現實,與一種超然的心境相連結。它以一種極其真切且富有哲理的筆觸,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從「憂患」到「超然」的修行地圖。

一、直視現實的沉重:人性的墮落與故鄉的憂心
詩作開篇,龍隱先生以一種罕見的「時評式」語氣,毫不留情地直指人心的失序與社會的困境:

時代變化,成空往壞再循環,當理性不再,人和畜牲無異,直取因果,不論是非,道德淪喪,世局動盪,人心不安,台灣 我這輩子的故鄉….. 如今真是一言難盡…只有 經濟 可以救台灣,其他只是夢幻泡影⋯⋯

這段話,是龍隱先生對當代社會的深刻洞察。他指出,當「理性不再」,人性便會墮落,只剩下對「因果」的盲目追逐,而不顧「是非」。這種「道德淪喪」,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,更是導致整個社會「動盪」與「不安」的根本原因。
而他對故鄉台灣的憂心,更是充滿真情實感。他認為,在所有「夢幻泡影」般的口號與理念之外,唯有「經濟」這份最為堅實的根基,才能真正拯救這個時代。這份直白的批判,展現了龍隱先生「入世」的憂患情懷。

二、詩酒昇華:在「夢」中看見「真」

在直視了現實的沉重之後,龍隱先生將意象轉向了詩意的昇華:

浮生若夢笑紅塵,詩酒陶然萬象新。
欲借清詞風月引,漫將彩筆洗星辰。

這段話,是整首詩的核心轉折。他沒有沉溺於憂患,而是選擇以「笑」來面對紅塵。這份「笑」,不是無知,而是一種在看透了「浮生若夢」的本質之後,所達到的極致超然。
他以「詩酒」來「陶然」,不是為了逃避,而是為了以一種澄淨的心態,去將「萬象」看成新的風景。而「借清詞」與「彩筆」,則是將內在的清明,投射到外在的世界,用文學與藝術的力量,去重新「洗滌星辰」,為這個世界帶來新的秩序與美。

三、道心自在:在「幻」中舞出「真」

在詩的結尾,龍隱先生將意象從「超然」引向了「自在」:

霓虹巧摘裁雲裳,步履輕移剪玉錦。
鳳舞九霄臨幻域,龍吟千載若仙真。

這段話,是整首詩的境界昇華。它將世俗的「霓虹」(幻象),化為可以被「裁剪」的衣裳。當一個人達到了「道」的境界,他便能夠在「幻」中,舞出「真」。
「鳳舞九霄臨幻域」,指的是修行者雖然身處於充滿幻象的世界,但其精神卻能如「鳳」般,超然於「九霄」之上。而「龍吟千載若仙真」,則象徵著那份堅實的「道心」,它如同「龍吟」般,歷經「千載」而不衰,最終達到「真」的境界。

總結:入世以憂,出世以笑

《紅塵笑》這首詩,是龍隱先生「入世與出世」哲學的完美體現。它告訴我們:

  • 一個真正的修行者,不應逃避現實的沉重與憂患。
  • 真正的力量,是在直視現實的黑暗之後,依然能夠以一種超然的「笑」,去面對紅塵。
    因為,唯有當你能夠在「幻」中,看見「真」的光芒時,你才能真正地達到「道」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