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隱先生《秋逢》解析
一、原文詩段
時光匆匆,蓮去秋風
蒹葭舞空,知音再逢
松濤雲境,疏竹琴弄
弦歌三重,詩韻賦頌
山水青嶺,煙花嵐蹤
紫霞震東,文墨輕鬆
咖啡香情,湖岸飄濃
慵懶梅影,書玉畫中
任由西東,浪漫與共
文:龍隱 2016/9/29
二、詩句分析
此詩以三字句對仗構成,共三組九句,從「秋來逢知音」起筆,到「雅事頌秋境」,再到「閒情共浪漫」,層層遞進,將秋的時序變化、知音重逢的喜悅與相伴的閒適融於筆端,韻味溫暖雋永。
- 「秋逢之起·秋來時逝,知音重逢」
開篇「時光匆匆,蓮去秋風」點明時序——時光飛逝,蓮葉凋零、秋風吹起,秋的到來帶著輕微的時序感傷;「蒹葭舞空,知音再逢」則轉為喜悅,蒹葭在空中輕舞,恰在此時與知音重逢,秋景的蕭瑟被重逢的溫暖化解,奠定「秋境藏喜」的基調;「松濤雲境,疏竹琴弄」鋪設重逢場景——松濤陣陣、雲霧繚繞,疏竹間琴音流動,清雅的秋境為知音相聚增添了雅致感。 - 「秋逢之承·雅事相伴,頌贊秋境」
「弦歌三重,詩韻賦頌」寫重逢後的雅趣——弦歌繚繞、詩韻流轉,以音樂與詩文頌贊秋的美好,也抒發重逢的歡喜;「山水青嶺,煙花嵐蹤」拓展視角,山水青嶺間,烟霞與嵐霧留下蹤跡,秋的遼闊與絢麗成為雅事的背景;「紫霞震東,文墨輕鬆」寫創作的暢然——東方泛起紫霞,此時揮毫潑墨,心境輕鬆自在,將知音相伴的愉悅化為文墨創作的動力。 - 「秋逢之合·閒情共處,浪漫相依」
末組「咖啡香情,湖岸飄濃」轉為現代閒適場景——咖啡香氣濃郁,在湖岸彌漫,為秋的清雅添了份生活暖意;「慵懶梅影,書玉畫中」寫相伴細節——梅影慵懶,將其繪入書畫之中,閒適的姿態尽显;「任由西東,浪漫與共」收束全篇,不論未來方向如何,此刻與知音相伴、共享浪漫便足矣,讓重逢的喜悅歸於平和的相守,餘韻悠長。
三、理性詮釋
- 「秋景與重逢」的象征:秋作為「知音重逢的見證與襯托」
詩中秋的「蓮去秋風、蒹葭舞空」是時序的標記,見證了「知音再逢」的時刻;「松濤雲境、山水嵐蹤」是重逢的場景,清雅的秋境讓重逢更具意境;「紫霞湖岸、梅影書畫」是相伴的背景,溫暖的秋景讓相守更显浪漫。秋不再是單純的季節,而成為「見證友誼、襯托溫暖」的媒介,讓知音重逢的情感在秋的層次中更显真切。 - 「傳統與現代」的辯證:秋逢的「美在雅俗共賞,古今交融」
詩中既有「松濤琴弄、文墨賦頌」的傳統雅事,也有「咖啡香濃、湖岸閒坐」的現代閒情;既有「蒹葭、紫霞」等古典秋景,也有「咖啡」等現代元素。傳統與現代交融,雅事與閒情並存,讓「秋逢」不僅有古典的雅致,也有現代的溫暖,更符合知音相伴時「不論古今、不論雅俗,只為相守」的真實心境。
四、修行提醒
- 借「秋逢的喜悅」珍惜知音,不讓友誼疏遠
面對身邊的知音或好友,可如詩中「再逢共雅事」般珍惜——主動創造相聚的機會,以共同喜愛的事務(如讀書、創作、閒談)維繫友誼,不讓時光與距離淡化珍貴的情感,讓每一次相聚都成為溫暖的回憶。 - 學「秋境的包容」接納時序,不為逝去煩憂
面對時光流逝或季節變化(如秋來葉落),可效仿「秋來逢知音」的心境——不執著於時光的逝去,而是在時序變化中尋找美好(如重逢、秋景),讓時序的輕傷被生活中的溫暖化解,逐步學會以包容的心態面對變化。 - 體悟「共處的浪漫」享受当下,不為未來焦虑
與珍貴的人相伴時,可如「任由西東,浪漫與共」般放鬆——不纠结未來的方向,不焦虑瑣碎的瑣事,專注於当下的相伴與歡喜,享受簡單的閒適與浪漫,讓每一刻的相守都成為心靈的慰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