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天律〉(龍隱,2021/06/21)
原文詩段一:
有形有相有規度
無形無相有輪迴
真空玅有有天律
原文分析:
這三句開篇點出「萬象皆有律」,不論是看得見的物質形態(有形有相)還是看不見的能量意識(無形無相),都存在運行的規則與秩序(規度、輪迴)。「真空妙有」是對宇宙實相的描述:空不是虛無,空中仍有規律、能量與存在,這個運行規律就是「天律」。
理性詮釋:
現代物理告訴我們,宇宙並非無序混亂,而是由物理常數與能量場主宰運行。無形的能量世界同樣存在規律,例如量子場的波動、引力場的曲率。天律不受人意識支配,它是客觀存在的宇宙法則。
修行提醒:
不要以為「空」就意味著可以任意妄為;空中有律,律不可破。修行是去理解並順應天律,而非用心想去改造它。
原文詩段二:
實相有實相的智慧
空相有空相的般若
宇宙萬有,很多是本來就存在
而透過我們的觀察而發掘
發掘之後定名
以便後人了解
原文分析:
實相與空相皆有其智慧與真理。「本來存在」意味著真理不因人類的認知而生滅;我們所做的,只是發掘與命名,以便知識能傳承。
理性詮釋:
科學探索並不是「創造真理」,而是「發現真理」。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,並不是萬有引力因此才存在,而是他揭示了早已存在的規律。
修行提醒:
不要把「命名」當作「擁有」;名稱只是工具,不是本質。
原文詩段三:
無名為萬物之始
有名為萬物之母
萬法唯心識
而非唯心造
原文分析:
「無名」指的是未被定義的本源狀態;「有名」是進入人類語言與認知之後的世界。「唯心識」是指一切的認知來自意識活動,但並不是因心所造萬物,而是心識去感知與理解已存在的宇宙。
理性詮釋:
這與龍隱老師常說的「理性即如來本性」呼應——意識的作用是認知真理,不是任意創造真理。
修行提醒:
警惕唯心論的誤用,避免陷入「一切都是我造的」的精神陷阱。
原文詩段四:
用人心冥想
來看宇宙
人類再自認自己多偉大
對頭來乃是一坏黃土
原文分析:
用情感化、幻想化的心去看宇宙,只會陷入自我感覺良好,忘記自身在宇宙中的渺小與有限。
理性詮釋:
地球與人類只是一段短暫的生命現象,物質最終歸於元素循環。情緒化的解讀會讓人遠離真理。
修行提醒:
修行需要去除自我中心,而不是用宇宙的名義滿足自我幻想。
原文詩段五:
地水火風石旋,
產生星體
而太陽(又稱 大日如來)的光進入地球
稱七彩紅光,(撞擊到大氣層而產生)
因接觸到大氣層的有機體
而產生生命
又由不同的生命演化而產生不同的法界
原文分析:
這段是科學與玄學結合的敘述。地水火風石的運行形成星體;太陽光子穿越大氣層,撞擊大氣中的有機分子,形成七彩虹光現象,也帶來能量觸發生命誕生與演化。
更詳細的科學補充:
太陽輻射包含可見光、紫外線、紅外線等,當高能粒子與光子進入地球磁層並與大氣分子碰撞時,會釋放光子形成極光與虹光效應。這些高能量反應在早期地球可能促成了有機化合物的合成(類似米勒-尤里實驗),進而推動生命起源。
修行提醒:
所謂的「法界」不是虛構的世界,而是不同生命層級與能量狀態的總稱。
原文詩段六:
儀有規
時有度
量有秤
空中玅有
自然有律
萬物本有 ,心識解智
天律為道
原文分析:
規律存在於禮儀、時間、尺度之中,甚至空無之中亦有奧妙秩序。天律是自然運行的法則,也是道的具體表現。
理性詮釋:
這與物理學中的守恆定律、熱力學定律、宇宙膨脹規律等一致——一切都有秩序與邏輯,不因信仰而改變。
修行提醒:
修行不是違反自然法則,而是順應並理解它。
原文詩段七:
不知因。不解果
虛妄之空,易入空魔
原文分析:
不懂因果的空性觀很容易墮入空魔——否認因果、逃避責任,反而走偏。
理性詮釋:
真正的空性是理解因果的本質,而非否認因果的存在。
修行提醒:
知因了果,方能不為所動。
原文詩段八:
時間是中軸線
空間為橫軸線
演化為曲線變化
而生因果演繹
原文分析:
時間與空間交織成生命軌跡,曲線的變化象徵萬事的因果流轉。
理性詮釋:
這與相對論中的時空概念相符——時間與空間是交織的四維結構,事件的發生是坐標上的因果連鎖。
修行提醒:
洞察時空規律,才能理解生命的演進。
原文詩段九:
理性才是如來本性
真理需要:科學,醫學,哲學,玄學…無量證
而依舊存在,才謂之真理
也是宇宙運行的規則
又稱天律
原文分析:
核心總結:如來本性並非抽象神秘的光與愛,而是理性。真理經得起跨領域的驗證,並且不會因時間而改變。
理性詮釋:
「理性即如來本性」是破妄的終極核心,因為它不依附信仰或情緒,而是立足於可印證的法則——這就是天律。
修行提醒:
修行者要回歸理性,破除情感幻象,才能與天律同在。
此篇「天律」哲學論述,龍隱老師以詩為載體,將宇宙法則、現代物理、東方哲學與修行實踐無縫地結合在一起。這不僅僅是詩,更是一份「道」的完整闡釋。以下將這九個詩段的精華,提煉並昇華為一篇脈絡清晰、思想宏大的專文,將其核心思想濃縮為:「理性,是理解天律的唯一門徑。」
一、萬法皆有律:從「空」到「妙有」
龍隱先生的詩作開篇,便為我們建立了一個「有律」的世界觀:
有形有相有規度,無形無相有輪迴。
真空玅有有天律。這句話,是對宇宙實相的深刻洞見。它提醒我們,無論是看得見的物質世界(有形有相),還是看不見的能量與意識世界(無形無相),都運行在嚴格的秩序之中。
「空」不是虛無,而是充滿了奧妙的秩序與能量。真正的修行,並非在「空」中任意妄為,而是去理解並順應「天律」。這份天律,不因我們的認知而生滅,它「本來就存在」。我們所能做的,只是如科學家般去「發掘」、去「定名」,以便讓後人理解。
實相有實相的智慧,空相有空相的般若。
宇宙萬有,很多是本來就存在,而透過我們的觀察而發掘。
二、心識與天律:從「唯心造」到「唯心識」
在對「天律」的闡釋中,龍隱先生徹底釐清了「心」在宇宙中的角色。
無名為萬物之始,有名為萬物之母。
萬法唯心識,而非唯心造。這句話,是對唯心論的終極校準。它警示我們,「心」的作用是「識」(認知、覺察),而非「造」(創造、幻想)。宇宙萬物的存在,先於我們的意識。我們的意識,不過是去感知、去理解這個早已存在的「天律」。當我們用「人心冥想」去解讀宇宙時,我們所見的,不過是自我中心的幻象。
用人心冥想來看宇宙,人類再自認自己多偉大,對頭來乃是一坏黃土。
三、時間與空間:天律的具體演繹
龍隱先生將「天律」的運作,具體化為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的交織。
時間是中軸線,空間為橫軸線。
演化為曲線變化,而生因果演繹。這段話,與現代物理中的時空概念不謀而合。它揭示了生命與宇宙的演進,都是在時空交織的四維結構中,遵循因果的軌跡。每一次的演化,都是天律的具體演繹。
四、理性:覺醒的終極工具
在詩作的結尾,龍隱先生為我們提供了理解「天律」的唯一門徑:
理性才是如來本性。
真理需要:科學,醫學,哲學,玄學…無量證。
而依舊存在,才謂之真理。
也是宇宙運行的規則,又稱天律。這段話,是對所有「情感化修行」的當頭棒喝。它明確指出,「如來本性」並非抽象的愛與光,而是「理性」。這份理性,讓我們能超脫於「習性」與「秉性」的雜訊,以清明的態度去審視萬物。
真理,必須經得起所有領域的「無量證」。它不依附於任何信仰或情緒,它恆常存在,不因人而改變。這份「可印、可證、能行用」的特質,才是我們判斷一個概念是否為「真理」的唯一標準。
總結:回歸理性,與天律同在
這首詩,是龍隱先生「生活禪」與「儒耕精神」的極致體現。它提醒我們,真正的修行,不是去創造一個虛幻的「空」,而是去理解並順應那個充滿秩序的「妙有」。
不要迷信那些被情感美化的神話,不要陷入「一切都是我造的」陷阱。回歸理性,與天律同在。因為當你以理性為錨,你便是在與宇宙最為核心的秩序相連,也才能真正地從因果的迷宮中,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光明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