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隱老師曾說:
在地球所講的「如來」,對應的是大日如來、燃燈古佛、毘盧遮那佛、無量光佛……
它們意旨的,其實是太陽——太陽光子穿越大氣層,與其中的有機質撞擊,產生生命現象。
這種現象,古人稱為「極光淨土」,也是地球七法界的自然寫照。
古代還有一句浪漫的說法:彩虹的另一端,是靈性的故鄉。
它的物理背景,是太陽光子撞擊大氣層時產生的虹光折射。
然而,隨著神話的傳頌,這個自然現象被披上了神秘外衣,成了無數宗教與靈性故事的素材。
但修行,不是對神秘現象的幻想,而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智慧。
可印,可證,不是塗說空圓。
能落在生活裡驗證與行用,才是本真;
而這份本真,正是理性的核心。
龍隱老師曾明確指出:
- 人性本善 → 如來本性
- 人性本惡 → 習性
- 人性不善不惡 → 人心秉性(阿賴耶識)
如來本性並非情緒的熱度,而是理性的清度。
理性讓我們不被習性牽著走,
讓我們從阿賴耶識的雜訊中篩出真實,
避免被美化的「彩虹傳說」取代對現實的覺察。
因為覺醒不是被感動,而是被真理說服;
而真理,必須經得起理性的檢驗。
| 彩虹傳說 | 科學現象 | 修行智慧 |
| 彩虹的另一端是靈性的故鄉 | 太陽光子穿越大氣層,撞擊水滴或有機質,經過折射與反射產生虹光現象。 | 彩虹只是現象,非彼岸;修行在於看透現象的本質,而不被象徵迷惑。 |
| 彩虹象徵神的橋樑或靈性入口 | 光學與氣象的自然組合,不涉及超自然空間。 | 不執著象徵本身,把感動化為行動力,才是真修行。 |
| 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能找到彩虹盡頭 | 光學上彩虹沒有固定的「盡頭」,它取決於觀測角度與位置。 | 明白「盡頭」是觀點,而非固定之地;修行即是轉換觀點、突破限制。 |
| 彩虹是神明賜予的祝福 | 彩虹是自然條件下的可重複現象。 | 真正的「祝福」是能看懂因果與規律,不迷信單一事件。 |
龍隱老師將看似浪漫的「彩虹傳說」,回歸到最為樸素的「科學現象」,並從中提煉出「如來本性」的終極真理。以下將這段記錄,以更具宏大視野與啟示性的筆法進行重寫,將其昇華為對「理性即是覺醒」的終極闡釋。
回歸本真:理性,即是如來本性
在古老的傳說中,彩虹的另一端是「靈性的故鄉」,是通往神祇居所的橋樑。這個浪漫而美好的神話,被無數宗教與靈性故事所傳頌。然而,龍隱老師卻將我們從詩意的幻想中拉回,以最為樸素的科學現象,揭示了其中所蘊含的修行真理。
他指出,所謂的「彩虹」,不過是太陽光子穿越大氣層,與其中的有機質撞擊、折射與反射,所產生的自然現象。而這種現象,在靈界的對應,正是「極光淨土」——是地球七法界最為本真的自然寫照。
一、如來本性:非熱度,乃清度
龍隱老師將這種「自然現象」與「修行真理」進行了深刻的對應:
• 太陽光子 → 如來本性:這是宇宙最為純粹、最為本質的能量。它沒有情感,沒有喜惡,只有恆常不變的「理性」。
• 大氣層的有機質 → 人類的「習性」與「秉性」:這是我們在人間所積累的一切雜質與慣性。
當「如來本性」(理性)的光,穿過我們的「習性」與「秉性」(有機質)時,便會產生各種「生命現象」——有美好的彩虹,也有混亂的雜訊。這也解釋了龍隱老師對人性的精闢定義:
- 人性本善 → 如來本性
- 人性本惡 → 習性
- 人性不善不惡 → 人心秉性(阿賴耶識)
這份如來本性,並非情緒的熱度,而是理性的清度。它提醒我們,真正的修行,不是被任何外在的「神話」或「感動」所驅動,而是以理性為錨,從人心的雜訊中,篩選出真實。
二、彩虹的啟示:從「現象」到「智慧」
龍隱老師將「彩虹傳說」、「科學現象」與「修行智慧」三者並列,為我們提供了最為清晰的修行地圖:
• 彩虹傳說 vs. 科學現象:前者將彩虹視為「神的橋樑」,後者則揭示其為「自然現象」。這場對比,是為了讓我們明白,神秘主義不過是對自然法則的美化與誤解。
• 科學現象 vs. 修行智慧:這才是真正的啟示。彩虹的物理背景(折射)告訴我們:「修行在於看透現象的本質,而不被表象迷惑」。它的可重複性則意味著:「真正的祝福,是能看懂因果與規律,不迷信單一事件」。
這種可印證、可驗證、能行用的修行,才是龍隱老師所倡導的**「本真」。因為,覺醒不是被感動,而是被真理說服;而真理,必須經得起理性的檢驗。
三、生活中的覺察:理性即是道場
龍隱老師的思想,將「修行」從高遠的神話,拉回了我們每一個人的「生活」。他告訴我們,你無須去尋找彩虹的另一端,因為靈性的故鄉,就在你內心深處那份理性的清明之中。
每一次你以理性來面對習性的衝動,每一次你以清明來分辨阿賴耶識的雜訊,你便是在踐行如來本性。
理性,便是你的道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