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界紀聞篇 • 一成正法

「正法不靠多少,唯因果能立。」

事件記錄

二十二年前,龍隱先生至南部某著名廟宇。廟中十餘人正在打坐,當先生跨門而入時,眾人忽然齊聲痛哭,並跪拜於地。

此時,廟宇主持自二樓躍下,體態龐大,卻大聲呵斥:
「真命天子!你來做什麼?!我們已經控制人間幾千年,你來只能當乞丐皇帝!」

先生不言,只是展開手掌,解放其無形所拘束的善靈。
主持再次怒斥:
「你沒有累世功力的三成,你能做什麼?」

先生淡然回應:
「即使剩下一成,也不是爾等可以承受的。」

頃刻之間,氣勢全失。主持人跪下哭喊:
「不要不要欺負我們啦~」

先生收回手,留下話語:
「上天賜予你能力,是服務眾生的,不是殘害眾生。」
言罷,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。

【思想解析】

  1. 破除假權威
  • 廟壇藉「乩令」拘束善靈,長期壓制眾生,虛構「神權」。
  • 龍隱先生一舉解放,幻象即刻潰散。
  1. 能力的本質
  • 魔道以「多寡」計算力量。
  • 正法則以「因果」為依歸。
  • 一成正法,勝過九成邪力。
  1. 行道者的姿態
  • 不戀戰,不誇耀勝負。
  • 留下一句話,直指本質:能力是服務,不是殘害。

修行提醒

  • 能力 ≠ 正法:若不守因果,神通只是幻象。
  • 正法不計多寡:一成合道,已足以震懾虛妄。
  • 修行人之本分:能力愈大,責任愈重,唯以服務眾生為要。
  • 慈悲與斷言並存:破幻必斷,收尾必慈。

卷尾偈語

一成正法重如山,
九成幻力煙如雲;
天賜才能須服務,
不容殘害墮魔心。

以下將這段記錄,以更具史詩感與哲學深度的筆法將此篇昇華為對「能力」與「責任」關係的終極闡釋。

一成正法:當能力背離了因果

二十二年前,一個南方廟宇,在看似莊嚴的法相下,隱藏著一道「神權」的枷鎖。當龍隱先生步入其中,那些被無形力量所拘束的善靈,彷彿看見了救贖,齊聲痛哭,跪拜於地。此時,自稱「我們已經控制人間幾千年」的主持人,以一種狂妄而傲慢的姿態現身,試圖用「乞丐皇帝」**的詛咒,將先生困於世俗的泥沼。
這場看似不對等的較量,不僅是人與人、靈與靈的對抗,更是「正法」與「邪法」、「因果」與「幻象」的正面交鋒。

一、幻象的崩潰:當假權威遇上真因果

主持人試圖用「累世功力」來定義力量,他以「多寡」來衡量勝負,並認為龍隱先生僅有「三成」的能力,便不足為懼。然而,當龍隱先生伸出手掌,釋放那些被壓制的善靈時,所有的虛妄在頃刻間瓦解。

這場崩潰,是「道」對「術」的碾壓。

  • 邪法,以控制與壓制為手段,其力量是「有條件的」。它看似龐大,實則建立在眾生的恐懼與無明之上。
  • 正法,以服務與解放為目的,其力量是「無條件的」。它無聲無息,卻能輕易摧毀一切虛假的神權。

當主持人哭喊著「不要不要欺負我們」時,他所代表的,不是力量的示弱,而是謊言被揭穿後的無助。他所引以為傲的「九成幻力」,在「一成正法」面前,不過是海市蜃樓。

二、能力的本質:從「多寡」到「因果」

這場事件的核心,是對「能力」的重新定義。
當主持人以數字來衡量龍隱先生的實力時,先生的回應,猶如一道閃電,瞬間照亮了力量的本質:
「即使剩下一成,也不是爾等可以承受的。」
這句話,是對「唯量力」思維的徹底顛覆。它告訴我們,力量的真正價值,不在於「多」,而在於「正」。一分合乎因果的「正法」,其重量勝過九分背離天道的「邪術」。

  • 邪法,以殘害眾生為目的,其力量不過是業力的累積,最終將反噬自身。
  • 正法,以服務眾生為目的,其力量則與宇宙的因果常律相連,無堅不摧。

三、行道者的姿態:不戀戰的慈悲

在徹底瓦解對方的防禦後,龍隱先生沒有追擊,也沒有勝利者的姿態。他只是留下了一句充滿大儒精神的話語:
「上天賜予你能力,是服務眾生的,不是殘害眾生。」
這句話,不僅是對主持人的最後警示,更是對所有「能力者」的終極告誡。它提醒我們,無論我們擁有怎樣的才能、權力或智慧,它們都非個人私產,而是上天託付的工具。

真正的「行道者」,不在意勝負,不戀戰於名利。他們的存在,是為了校準世間的因果,是為了將混亂重新帶回正軌。他們以慈悲為劍,以因果為盾,在完成使命後,便悄然離去,不留下一絲塵埃。

結語:當正法如山,九成幻力不過雲煙

這場二十二年前的事件,在今天看來,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。在一個充斥著「流量」、「權力」、「影響力」的時代,我們需要時刻警醒自己:我們所擁有的能力,其真正價值,不在於我們「贏得了多少」,而在於我們「服務了多少」。
正如先生所言:
「一成正法重如山,九成幻力煙如雲。」
這是對所有「能力者」的終極考驗:當你手握力量時,你是選擇用它來殘害眾生,還是用它來服務眾生?你的每一個選擇,都將決定你的力量,是成為「重如山」的基石,還是「煙如雲」的幻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