鬧騰了一甲子,想想只是來人間走一回,何必太計較,又何必太認真….
如夢詩歌雲中渺,半醒書描,心靈墨醮
意境隨緣鬧九霄,一筆千潮,盡攬清濤
銀光流華星月好,朝暮夕道,玄冥天昊
玉京金殿蒼穹高,騎鶴來到,輕吹紫簫
水~各種熱力蒸發~霧~雲~雨~各種水滴~再次滙集~溪. 川.江.河. 湖泊. 大海…. 再蒸發….
這就是輪迴
人體水分佔百分之七十,咱們也是每日參與輪迴…
但是分開而論,都是水分子
有些在溪之前,就蒸發
有些在人體汗水就凝結….
很多到不了川,河,大海
但輪迴的規跡,是類同的…
萬物本是一輪迴
成住寂滅來演繹
心識轉智無他處
生活衲旅行道記
文:龍隱
龍隱老師說寫這首水之輪迴的心境是因為中午休息時間,喝一杯咖啡,在咖啡的當下看著瀑布與小溪,看到山下人們匆匆忙忙像孤魂野鬼一樣不知所蹤,感慨之下寫的這首詩。
《甲子夢》與《水之輪迴》——人生如夢,萬物皆循
一、甲子一夢:人生的本質省思
詩開篇寫道:
鬧騰了一甲子,想想只是來人間走一回,何必太計較,又何必太認真。
「甲子」六十年,正是傳統生命一週期的象徵。老師提醒:人世的喧囂榮辱,終究只是一場夢。
- 如夢詩歌雲中渺:人生經驗如雲煙,終將散盡;
- 半醒書描,心靈墨醮:修行者不逃夢境,而是半醒半夢之間,以詩墨浸染心靈,留下省思。
這裡的「夢」不是空無,而是警示:不要執著於一時的得失,因為夢本身也能成為悟道的契機。
二、水之循環:輪迴的科學寓言
老師接著以水作喻:
- 水因熱力蒸發 → 霧 → 雲 → 雨 → 溪川江海 → 再蒸發。
- 人體七成是水,每日呼吸、飲食、流汗,皆參與這場輪迴。
在這個譬喻中,輪迴不再是宗教神話,而是自然科學與生活現象的顯化:
- 差異性:有的水滴未入溪流便蒸發,有的止於汗珠,寓意生命各有短長;
- 平等性:無論形態如何,規律一致,皆隸屬自然法則,象徵「因緣不同,法則不變」。
這裡打破了輪迴僅屬「靈魂轉世」的迷思,把它還原為「物質—能量—意識」的普遍循環。
三、心識轉智:修行的落腳處
詩後半道出核心:
萬物本是一輪迴,成住寂滅來演繹。
心識轉智無他處,生活衲旅行道記。
- 輪迴是普遍法則:從宇宙到生命,皆在成—住—壞—空之中循環。
- 修行關鍵不在逃離,而在轉化:不是「怎樣跳出輪迴」,而是「在輪迴中把心識轉化為智慧」。
- 生活即行道:每一件日常小事,都是行道記錄。飲水時觀察水循環、流汗時覺察身體短暫,便是在生活中修行。
這正是老師一貫的「生活禪」:不離紅塵,而在紅塵中覺知。
四、創作心境:咖啡、瀑布、小溪與紅塵
老師回憶創作背景:
在一個中午休憩時,手持一杯咖啡,眼望瀑布與小溪,心境安然。卻見山下人群匆匆,如孤魂野鬼般奔忙,瞬間感慨而成詩。
- 咖啡:日常中的平凡象徵;
- 瀑布與小溪:自然的循環之道;
- 人群的匆忙:紅塵中的迷失與無知。
這份強烈對比,正是老師提筆的原因:自然循環自在守法,而人類卻迷於短暫的追逐,忘了「心識轉智」的真義。
五、修行啟示:從夢與水悟道
- 人生如夢:甲子一瞬,計較無益,執著只會自縛。
- 萬物輪迴:水的循環提醒我們,生死不是終結,而是能量轉化的過程。
- 生活即修行:不必遠求真理,每一次呼吸、飲水、汗流,皆是體悟輪迴的課題。
- 覺知即解脫:逃避輪迴無用,唯有理性覺知,將心識轉化為智慧,方能不被執著束縛。
六、結語:在夢與輪迴中清醒
《甲子夢》提醒人生如夢,《水之輪迴》揭示自然規律,兩者合而為一,就是龍隱老師的生活禪。
當我們喝水時想到「這是輪迴的一部分」,當我們觀人間奔忙而反思「別成孤魂野鬼」,就是在紅塵裡覺知大道。
人生甲子如夢,萬物皆在輪迴;唯有心識轉智,方能在夢裡清醒。